媒体关注 >>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媒体关注 > 正文

73岁余秋雨“封笔”后出版首部短篇散文集《雨夜短文》

更新时间:2019-04-09 13:45:28文章来源:点击次数:1152次字号:T|T
继《文化苦旅》《山居笔记》等“文化大散文”畅销二十多年后,今年73岁的作家、学者余秋雨首部短篇散文集《雨夜短文》近日由天地出版社出版,旋即引发极大关注。

文/深圳商报记者 魏沛娜

《雨夜短文》

余秋雨/著     天地出版社

继《文化苦旅》《山居笔记》等“文化大散文”畅销二十多年后,今年73岁的作家、学者余秋雨首部短篇散文集《雨夜短文》近日由天地出版社出版,旋即再度引发极大关注。余秋雨坦言:“在我的众多著作中,这本很特别,全是短文。” 该书所有的短文,与传统观念和流行思潮都有很大不同。为此,他提醒读者“里边颇多坎坷荆棘,需要步步小心”。

2017年,余秋雨出版散文集《泥步修行》,被媒体宣称为“封笔之作”。时隔两年,余秋雨的新作《雨夜短文》显得很特别。以前他的散文都以厚重的文化大散文为主,《雨夜短文》是首次推出的“短文”作品。对于这种“短文”,余秋雨在自序中解释道,“中国散文在意境和语言上的至美功夫,大多体现在短文之中。”“时至今日,生活节奏加快,一般读者没有时间沉浸在长篇大论中了。偶尔能过目一读的,主要是短篇。某些读者喜欢用文学来点缀生活,动用的主要也是短篇”。而且这部书也是余秋雨在“雨夜”里写的,“雨夜的文章,大多不会琐细,不会枯燥,不会冗长”,“因为一长就失去了诗意”。

余秋雨还指出,坊间和一些网站上冒用他名字的诗文“伪本”层出不穷。“这显然损害了我的文学声誉,但我在生气之余发现了一个技术性秘密,那就是所有的‘伪本’都很简短。这也就是说,当代读者更愿意接受一个‘简短版余秋雨’,伪造者们满足了这种心理,因此屡试不爽,形成气候。”

据介绍,书中短文大致可分两个部分。第一部分,是人生长途中的震撼式感悟,叫作“万里入心”;第二部分,是千年文脉的点穴式提领,叫作“文史寻魂”。余秋雨直言:“第一部分散逸放纵,畅谈半辈子最动心的人生感受,完全不拘边界;而第二部分则在做一个艰难的实验,那就是用短文撬起半部文学史。支点很小,工程很大,难度很高,却是古代散文家和外国散文家经常做的事情。”为了更好地完成“文史寻魂”的任务,该书还经过严格选择,提供了一份唐宋诗词必诵篇目,余秋雨称“这也是着眼于当代读者极其有限的阅读时间”。

对于此次余秋雨出版新作,《雨夜短文》责任编辑孙学良昨日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余秋雨是一位学者、作家,写作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,“他不可能停笔”。孙学良介绍,《雨夜短文》中的唐宋诗词篇目都是由余秋雨自己选定,而且在出版过程中还亲自审读了稿件,做了增删。

多年来,余秋雨誉满天下,“谤”亦随身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余秋雨在书中用了几篇文章梳理了自己被诽谤、被恶意攻击的一些事情。“其实这些事情给余先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,甚至至今仍有很多人不明白真相。原因就是余老师没有过多和他们争辩,他保留了追责的权利。本书中,余先生也提到:马行千里,不洗尘沙。尤其令我感到敬佩的是,余先生只是讲述了那些事情,并没有去大肆挞伐这些诽谤者,可以看得出他内心的宽容。”孙学良说。

 

电   话

北   京: 010-67693283

成   都: 028-87734655